止咳化痰 城隍廟梨膏糖

愛吃零嘴的人在上海被稱為「饞老蟲」,城隍廟𥚃小吃、零食五花八門實在太多,上百年來,這𥚃是地方小吃的天堂,也是成了精的饞老蟲們朝拜的聖地。排骨年糕、南翔小籠饅頭、蟹殼黃是上海人喜歡的點心,而小胡桃、五香豆、蔴酥糖是典型的熱賣地方特產。城隍廟的「梨膏糖」是一種很特別的地方特產,用新鮮的雪梨或鴨梨、加上一些中藥材加工熬製而成的酥而鬆的糖塊,每塊約半公分厚、5-6公分見方。有些本地人在茶樓、說書場裡,會把它當成開胃的零嘴,而多數人只是當感冒後連續不斷咳嗽時,才放一塊在嘴裡含著,來潤喉止咳,外地來的遊客們卻會把它當地方特產帶回家作手信。

梨膏糖穿越古今 


梨膏糖的工藝傳承有蠻長的歷史,據說早在唐宋年間 ,已經盛行於江南地區。在清朝時期,隨著上海灘金融貿易的迅速發展,一些梨膏糖作坊也先後在城隍廟設立鋪面,各以獨門秘方製成不同的特色產品。到了1956年,中國政府實行公私合營,把各家作坊合併成上海梨膏糖食品廠,近年來公司上市,擴大營銷,梨膏糖被包裝的更加多元化。梨膏糖的功效因成份而不同,梨是必須的,將其削皮、去核、切塊、煎熬成膏狀已經有一定的潤肺開胃功效,在配方中再加入杏仁、白果、桔梗、金桔、貝母就能加強止咳化痰的功能,如果加入茯苓、陳皮、砂仁、玫瑰則成了理氣開胃的產品。最近中國政府規定,不能在食品中添加藥品、過去梨膏糖中可能會添加半夏、冬花等藥性較猛的藥材,現在被禁止,只可添加山藥、杏仁、陳皮等「藥食同源」的食材;這樣一來,大大減少了梨膏糖的藥用價值。應市場經濟的需要,傳統工廠推出一系列以蝦米、火腿、肉鬆、花生、豆沙口味為特色的新產品,「品嚐型」的梨膏糖,相信會培養出一批新的饞老蟲,同時也會讓那些穿越時空的老古董們慢慢去習慣、去欣賞。華人市場上常見的另一種潤喉止咳食品是八仙果,同樣介於零嘴和藥品之間。不同的是,八仙果是用葡萄柚為原料,塞入中藥粉、風乾後切塊而成。

膏滋方風行江南

傳統成藥多製成丸、散、膏、丹、露、酒等形式,現代又多了顆粒、沖劑、藥片、膠囊、糖漿等劑型。除了儲存、攜帶、服用方便外,劑型的選擇與治療病症的需求有關。丸藥適宜於久服,緩和地治療慢性疾病,散劑在胃腸道吸收比較快、用於散發邪氣(川芎茶調散去頭風,行軍散治嘔吐腹瀉),滋養潤補的藥適合用膏劑(益母草膏、鹿胎膏),丹是丸的一種、多由精緻貴重的藥材製成(至寶丹),藥露多以含揮發油的新鮮藥物蒸餾製成(童年時夏天常用來解暑的金銀花露)。近年來中國江南一帶興起一股服用膏滋方的風尚,在上海,服用膏滋方和冬令進補之間已經畫了等號。再加上人氣電視劇有意無意地推崇阿膠,到了立冬,幾乎人人都想給中醫把把脈、開個方子、做一副膏滋方、貯藏在雪櫃裡,每天用湯匙舀出少許,用一、二個月把身體調養好,並不求強壯到可以「上山打虎」,但願遇到流感猖獗時期不會輕易被感染。

養生湯方 桂陳養生湯

在家自製一副老少皆宜的膏滋方不容易,但煲一鍋湯既可口又能增強體能卻並不難。向各位者建議一個簡便的補氣固表的藥膳:黃耆10克,桂枝6克,陳皮6克,生薑二片,紅棗三顆。將藥材洗淨加入三碗水中煮滾,再用小火煮二十分鐘,最後加入自己喜歡的葷、素食材,調味醬料,煮成一道美味的養生湯餚。配方中黃耆、桂枝加固體表的防禦功能,少量陳皮及薑棗改善胃腸道消化吸收功能,合在一起,可以幫助提高免疫功能,降低感冒的發病機會。

Please follow and like us: